台南數位文創園區胖地 五周年特展搶先看
發佈:2018-12-07
由台南市政府、泛科知識合作催生的台南數位文創園區-胖地即將慶祝成立五週年,園區在本周規劃今年「數位百工」計畫所衍生出工藝匠師結合數位製造的數位工藝成果特展,匯集在地琉璃創作家、金工藝術、剪紙藝術及絹印技法的創作工藝家,免費開放民眾參觀。許多傳統工藝與數位製造技術搭配的作品將首度公開,先來瞧瞧有哪些必看重點!
數位製造得心應手的工具 讓創作面向不再侷限
從事金屬玻璃工藝創作的雲語藝術創辦人楊禮誠表示,過去以手工製作工藝品模具,不但耗時又無法精確尺寸,造成許多不便。自從參與台南數位文創園區「數位百工」計畫後,在胖地學習了電腦繪圖、雷射切割機、3D列印機。透過3D建模精準化設計,大幅提昇工作效率。「精準、省時,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繼續創作層面的工作。」楊禮誠更強調搭配數位製造的工具將會是擴展金屬與琉璃工藝的未來趨勢。
從暗房中走出來 絹印技藝的普及契機
濤人絹印朱鴻祥職人,長期致力推廣絹印技藝,卻受到傳統工法環境條件限制,接觸「數位百工」計畫後,透過數位割字機及 2D電腦繪圖設計圖檔,大幅降低民眾參與絹印的門檻。除此之外,數位割字機切割後的卡典西德,印刷完成後只需撕下圖樣沖洗網版,就可以再貼上其它圖案繼續印刷,減少網版消耗,既省事又環保。
開源數位藝術作品 鬆動社會保守控制力
展覽中,台南藝術家姚睿蘭首次以「印予召准」作品呈現。創作概念來自兩格動畫「籠中鳥」,轉盤一面是當代社會中意識形態的框架,另一面是身在其中的我們。當轉盤快速旋轉,兩個畫面形成疊影幻象的同時,即展現出權威與保守觀念的真實運作情境。機構開發設計使用數位自造雷射切割固定馬達,畫面與轉盤之間的裁切跟對位也是透過雷射切割技術來做準確設計,藉此探討人性在本質與變動之間的脆弱平衡。
數位留下最美形狀 突破手工藝剪紙量產可能
立體剪紙Dragon Zang團隊-臧允中、林姵岑,以活靈活現的剪紙蝴蝶、玫瑰等,獲得許多民眾喜愛。接觸「數位百工」計畫後,以雷射切割機製作紙樣代替手剪。臧允中表示,過去手工製作完美的紙樣無法保存與大量製作,創作過程費時及耗材。「在使用數位加工後,能自由修改紙樣設計,嘗試更多想法」。更重要的是,好作品不再隨手感流逝,達到可保存、複製、商品化,及開拓了自由更換創作媒材的可能。
主辦單位強調,「胖地5周年」特展將是一個充滿趣味與互動、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數位製造工具、可以再次感受到南台灣的自造熱情與生命力,展現文化與創意的展覽。隨著台南數位工藝的深耕,可以帶動南部的在地資源,深植大台南的城市紋脈,讓商業與藝術價值兼顧。